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關係國計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等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國家洪澇災害防禦能力,建立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和增強國家水安全保障綜合能力的目標,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水利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舉辦的2019(第四屆)城市防洪排澇國際論壇於11月14-15日在廣州召開。
本次論壇主題為“城市防洪與科學管理”,特邀中外院士、知名專家教授等建言獻策,通過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探討解決思路,提高防洪排澇的技術水平,為城市科學防澇與水資源合理利用,保障國家水安全,促進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時間地點
大會時間:2019年11月14日-15日
大會地點:廣州逸林假日酒店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白雲大道北2號)
二、會議規模:500人
三、組織機構
主 辦 單 位: 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中國水利學會
承 辦 單 位: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分會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
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協 辦 單 位: 廣州市水務局
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中國水利學會減災專業委員會
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委會
國際靜壓樁學會(IPA)
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
城市水循環與海綿城市技術北京市重點實
驗室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武漢大學海綿城市研究中心
河海大學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
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日本株式會社技研製作所
上海管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特別支持媒體:新華社、央視網、光明網、人民日報、鳳凰衞視、文匯報、《中國市政工程》、隧道網
官 方 網 站: //www.ifufc.com/
四、大會主題與議題
大會主題:城市防洪與科學管理
大會議題:
1、以國際視野打造城市防洪排澇綜合規劃;
2、環境變化與城市暴雨風險預警;
3、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環境質量提升;
4、信息化技術與城市排水防澇工程建設;
5、河湖管理的制度創新;
五、大會組委會
名譽主席:郭允衝、胡四一
大會主席:張建雲
執行主席:吳學偉
(以下按姓氏筆畫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大會副主席:王 炯、王銀堂、安耀輝、張 悦、邱瑞田、
徐宗學、程曉陶
顧問委員會:王 浩、王 超、任南琪、李明安、曲久輝、周文波、侯立安、夏 軍、日下部 治(日)、Ian Cluckie(英)
專家委員會:馬京津、王廣華、王恆棟、車 伍、馮明謙、寧平華、白 雲、朱浩川、劉書明、劉桂生、孫躍平、楊 濤、楊向平、張 辰、張 韻、張勝雷、張穎嫺、陳國主、陳洋波、束 昱、竺維彬、鄭興燦、趙敏華、郭祺忠、唐建國、高均海、黃 瑾、龔海傑、章衞軍、謝映霞、森田 弘昭(日)、Mark Van Loosdrecht(荷)、Michael Ro(英)、Ong Choon Nam(新)、Slobodan P.Simonovic(加)
組織委員會:
主任委員 :林家祥
副主任委員:張 松、熊正元、宋文波、鄧 豔
委 員:王 蓓、關鐵生、孫志勇、李 丹、金君良、陳貽龍、段小梅、魏立新
祕 書 處:程 燁、郭守成、王瑞雪
六、論文徵集
1、論文主題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度強調防災減災與安全,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以及本屆大會五大議題方向:以國際視野打造城市防洪排澇綜合規劃、環境變化與城市暴雨風險預警、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環境質量提升、信息化技術與城市排水防澇工程建設、河湖管理的制度創新。要具有一定學術研究或應用推廣價值,並且未在國內外相關媒體或學術平台公開發表過。
2、每篇論文6000字左右為宜(包含圖表、公式),以電子文檔word格式、圖紙以CAD形式提交至ifufc@wintimechina.com,並且註明作者單位、通訊地址、郵編、電話、E-mail等。徵文回執及投稿須知詳見附件1。
3、截止日期2019年9月20日;本次會議將投稿論文經專家評委小組遴選後彙編成大會論文集冊,並擇優推薦在《中國市政工程》上發表,優秀論文投稿者有機會獲得組委會決議後在大會相應論壇作主旨報告。
4、本屆論壇採用先投稿、先審、先推薦的原則,組委會收到的稿件將在20個工作日內給予回覆。
七、日程安排
時間 | 活動內容 | |
11月13日 | 下午 | 簽到 |
11月14日 | 全天 | 開幕式及主論壇 |
11月14日 |
下午 | 平行活動:廣州市城市建設科技創新論壇-暨廣州市政總院70週年學術報告會 |
11月15日
|
上午 | 雨洪資源利用與排水論壇 |
城市水利與防澇論壇 | ||
下午 | 參觀考察1:廣州明珠灣大橋 參觀考察2:廣州石井淨水廠 | |
11月14-15日 | 成果展示 |
八、祕書處聯繫方式
參會、參展、資料入袋、演講、贊助請聯繫
聯繫人:吳自洋
電話:13248294380(微信同號)
城市防洪排澇國際論壇組委會
二〇一九年八月
2019(第四屆)城市防洪排澇國際論壇初步議程
舉辦時間:2019 年 11 月14-15日
舉辦地點:廣州逸林假日酒店
此次議程僅作為初步議程參考,有變動隨時更新修正。
大會主論壇
11月14日(星期四)9:00-18:00
主持人:熊正元,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院長
開幕式
開幕致辭
致辭嘉賓:
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領導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領導
中國水利學會領導
廣州市水務局領導
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領導
國際著名專家
話題方向:中國防洪排澇的規劃與實施(擬)
演講嘉賓:張建雲,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蘇省科協副主席(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原院長
話題方向:氣候變化對城市洪澇帶來的影響分析(擬)
擬邀嘉賓:丁一匯,中國工程院院士
話題方向:暴雨帶來的水質污染治理(擬)
擬邀嘉賓: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國際水協(IWA)常務理事
話題方向:保持環境生態平衡的方法(擬)
演講嘉賓:Ong Choon Nam,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
午餐
演講題目:日本城市針對洪澇災害發生的行動與對策
演講嘉賓:日下部 治,國際靜壓樁學會(IPA)理事長、日本岩土學會原理事長、日本土木學會原副理事長
話題方向:城市排水系統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擬)
擬邀嘉賓:張 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原巡視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
演講題目:以國際視野打造上海城市排水雨水規劃
演講嘉賓:唐建國,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總工
話題方向:廣州市城市水資源的應用(擬)
演講嘉賓:廣州市水務局領導
演講題目: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困境與出路
演講嘉賓:程曉陶,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委會主任委員
話題方向:氣象環境對洪澇災害的預防(擬)
演講嘉賓:張穎嫺,國家氣候中心工程師
話題方向:洪水預報與水庫優化調度(擬)
演講嘉賓:陳洋波,中山大學水災害管理與水利信息化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話題方向:待定
演講嘉賓:福建僑龍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話題方向:氣象雷達定量估算降雨和洪水預報(擬)
擬邀嘉賓:Ian Cluckie,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話題方向:環境生物處理技術和污水處理新工藝(擬)
擬邀嘉賓:Mark van Loosdrecht,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
晚宴
雨洪資源利用與排水論壇
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主持人:待定
話題方向:中國城市防洪和海綿城市政策解讀(擬)
擬邀嘉賓:侯立安,中國工程院院士
話題方向:智慧城市及新型技術結合(擬)
演講嘉賓:張勝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話題方向:城市雨水徑流綜合管控平台與輔助決策系統(擬)
擬邀嘉賓:黃 瑾,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
話題方向:智慧城市與水資源的協調之道(擬)
擬邀嘉賓:章衞軍,宜水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話題方向:水生態安全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擬)
擬邀嘉賓:夏 軍,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水安全研究院院長
話題方向:如何建設治水長效機制(擬)
演講嘉賓:陳貽龍,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
話題方向:水資源合理整治的戰略思考(擬)
擬邀嘉賓:黃兆義,武漢碧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武漢碧水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書記
話題方向: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防洪排澇的結合(擬)
演講嘉賓:束 昱,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同濟大學副理事長、教授
午餐
城市水利與防澇論壇
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主持人:朱浩川,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總院給排水環境工程設計研究一院院長
話題方向:城市暴雨洪澇的預防(擬)
擬邀嘉賓:劉志雨,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
話題方向:雨洪管理中的藍綠統籌思想(擬)
擬邀嘉賓:郭祺忠,美國羅格斯大學(新澤西州立大學)工程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終身教授、美國美華水利協會會長、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演講題目: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城市暴雨風險及應對
演講嘉賓:馬京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禦中心副主任
話題方向:城市供水檢測及供水設備改造(擬)
擬邀嘉賓:宋蘭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工程院副總工
演講題目:靜壓植樁工藝在城市洪澇災害中的技術應用及案例分析
演講嘉賓:陳國主,日本株式會社技研製作所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
演講題目: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與工程案例
演講嘉賓:張 辰,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
話題方向:海綿城市理念的排水防澇規劃研究(擬)
演講嘉賓:謝映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祕書長,教授級高工
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20
話題方向:水資源保護與水質改善(擬)
擬邀嘉賓:王 超,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教授
話題方向:現代廢水處理新技術及工程應用體系(擬)
演講嘉賓:鄭興燦,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話題方向:全面推行河長制暨水環境治理(擬)
演講嘉賓:吳學偉,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演講題目:城市內澇防空的豎向設計和“大排水”系統構建
演講嘉賓:車 伍,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演講題目:高強度城市建成區洪澇災害治理
演講嘉賓:辛瑋光,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生態環境所副所長、給排水高級工程師
演講題目:水系治理的生態與景觀
演講嘉賓:趙敏華,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
話題方向:城市重大工程中的水利研究(擬)
演講嘉賓:吳小明,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副總工兼河流海岸工程研究所總工,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教授級高工
話題方向:環境荷爾蒙(擬)
演講嘉賓:孫躍平,上海管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午餐
參觀考察
(由協會根據市政院提供的兩個地點進行最終確定)
11月15日(星期五) 14:00-17:00
考察地點一:廣州明珠灣大橋
簡介:明珠灣大橋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起始於萬環西路,止於虎門聯絡道,項目全長9.1km,其中明珠灣大橋長為2.64km,是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交通樞紐核心控制工程。大橋主線全長約7.774公里,主橋設計雙向八車道,採用三桁六跨連續鋼桁拱,結構美觀秀麗,承重能力大,工程主橋主跨436米,是我國跨度最大的三桁鋼拱橋。
考察地點二:廣州石井淨水廠
簡介:石井淨水廠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石槎路,張村湧以南、石井河以東,項目佔地面積約16公頃,分2期建設。其服務範圍為大坦沙系統中新市湧、白雲一線以北地區,服務面積約33平方千米,服務人口約36.1萬人。一期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廠區按地面景觀濕地、地下污水處理主體構築物採用地埋式方式佈置,採用改良AAO工藝,規模為15萬m3/d;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總投資12.37億元。
石井淨水廠秉持了集約、便捷、綠色、親民的設計理念,將水污染治理與城市更新改造、生態景觀營造相結合,通過優化的空間、實體、場地構成整個建築環境,在力圖節約用地的基礎上,對建築空間、交通組織、入口、廣場及室外綠化等方面進行了仔細推敲,從豐富人的空間體驗與感知的角度入手,使整個淨水廠給人深刻的印象,成功做到以最小的用地、最流暢的工業建築流程、最小化噪音與廢氣排放,把地面綠地和景觀留給市民,提升了周邊土地的環境質量和使用價值。
備註:僅限註冊報名成功的與會代表參加。根據活動落實的實際情況,組委會將保留調整部分行程的權利,最終行程以當日實際考察為準。
11月15日下午,請憑參觀考察證件乘坐指定班車前往考察地點,並提供往返接送。